今年以来,卫东区紧紧围绕“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典范区”战略定位,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突出位置,通过释放潜力、扩大内需,进一步带动消费升级,促消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7月,全区完成限上消费品零售额31.5亿元,同比增长11.9%。
一、强化民生保障,提增底气“敢消费”
聚焦民生实事,加快工作进度,让百姓“敢消费”。一是加强技能增收服务建设。为了拓宽技能型劳动者上升通道,建立“政府主导、人社牵头、部门配合、街道参与”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 “一个工作方案、一个领导小组、六个工作专班”的“116”工作体系,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 建设。今年来,已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2万余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3万余人,高技能人才0.3万余人,有效扩充技能人才队伍,促进技能就业增收。二是加快医疗托育服务建设。为进一步强化医疗资源保障,卫东区总投资3.9亿元,谋划建设占地53亩的区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目前,立项审批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土地调规、规划设计,预计建成后,将拥有医技科室13个,床位400张,停车位890个,大大缓解东部城区医疗资源稀缺问题,进一步均衡医疗资源分布,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大力实施托育服务能力倍增行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目前,辖区4家已备案专业托育机构、50余所民办幼儿园共计可提供托位3000余个。三是推进新能源充电设备建设。加快推进充电桩设施建设项目,召集发改、工信、城管等部门实地调研20余次,赴外地考察8次,推动华为超级充电桩项目规划设计、场地选址工作进度,确保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提量。目前,卫东区共有充电站7个、大型换电站2个、480KW充电岛台2座,充电桩190余个,初步缓解新能源车辆数目与充电桩数量不匹配问题。
二、丰富模式业态,创新模式“愿消费”
围绕拓展消费场景,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让百姓“愿消费”。一是拓展“夜经济”消费模式。举办“舌尖上的鹰城·音乐美食节”活动,打造集美食、音乐、歌舞于一体的鹰城世贸美食音乐广场,形成特色夜经济集聚区。依托山顶公园改造项目,打造夜间餐饮消费街区。目前,已入驻平山烟云阁等15家知名餐饮企业,形成特色夜间美食新地标。充分运用老旧夜市街区底蕴作用,打造集夜市、夜购、夜游多位一体的东苑社区特色商业街。目前,68家摊位已入住夜市摊点,带动就业600余人,夜间“烟火气”持续升腾。二是推动文旅融合消费模式。依托东城国际商业综合体,打造占地675平方米,藏书1.5万余册的鹰城书苑·卫东区东城文旅广场驿站。以大型城市书房为出发点,建成平顶山文旅会展基地,吸纳入驻商户40多家,开发景泰蓝掐丝、蛋雕、面塑等非遗文创产品20多种,被授予“黄河之礼文创主题休闲街区”等称号。依托北部山区窑洞和红石寨文化资源,打造“逍遥妙境”高端民宿,开发形成民宿集群、帐篷露营地、文旅创客基地等特色产业。目前,一期已试营业。总投资12.5亿元,开工建设占地45亩的蒲城古陶文化产业园,计划打造集研发、生产、研学、展示、交流、交易、游玩、直播打卡“八位一体”的文旅目的地,全部建成后将进一步激活文创消费潜力,带动经济增长。三是鼓励电商直播消费模式。依托卫东区云上鹰城数字经济产业园,围绕电商账号搭建、视频拍摄剪辑、直播带货运营等要素,开展电商销售技能培训。今年来,共组织相关培训1000余人次。其中,亦成信鸽养殖基地、和盛源花卉基地等企业依托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通过线上直播累计销售3000余单,销售额100余万元,有效推动直播消费业态快速发展。
三、创推名品优品,赋能品质“乐消费”
立足新型消费,提高目标站位,让百姓“乐消费”。一是科技创新引领生产消费。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专精特新”龙头企业。辖区平煤神马机械装备集团河南矿机有限公司入选省级“瞪羚”企业,实现年度营收5亿元。辖区恒冠卓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在线灰分检测装置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已销售至全国10余个省份,年营收达400万元。以生产石墨材料为代表的天宝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开元特种石墨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年营收总额达5亿元,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高质精品带动绿色消费。突出用精品引客源,以精品获口碑,大力培育名优产品。辖区金牛山石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年产值5000吨,销售额可达4000万元。中威果丰农业公司培育的苹果、桃入选“三品一标”绿色食品,年销售额达800万元。蒲城草莓园采用立体化种植模式,年产可达8000公斤,销售额10万余元,成功带动东部乡村开发成为休闲采摘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带。三是资源整合促进品质消费。精心整合大型商超、综合购物、汽车销售、电子产品消费、特色夜市、儿童乐园、乡村民宿、休闲度假等11个标志性消费场所图片简介、地址导航,在全市率先发布“六场三园一区一阁”的消费地图,进一步满足市民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强化城市消费地标引领,持续带动消费提质提量。